首页
讲师
讲师视频
讲师课程
授课见证
培训需求
行业资讯
登录
|
免费注册
讲师
视频
课程
授课见证
需求
搜 索
热门搜索:
互联网
领导力
执行力
中层管理
团队建设
TTT
经销商管理
销售技巧
易经风水
发布培训需求
或
找官方推荐
讲师
视频
课程
授课见证
需求
搜 索
热门搜索:
互联网
领导力
执行力
中层管理
团队建设
TTT
经销商管理
销售技巧
易经风水
发布培训需求
或
找官方推荐
共为您寻找到
494
篇讲师授课见证
默认排序
浏览数
发表时间
道德经讲师授课见证
范志礼
《
道德经
》原文译文37
国学管理
第三十六章1将欲歙之,必故张之。将欲弱之,必故强之。将欲废之,必故兴之。将欲取之,必故与之。是谓微明。2柔弱胜刚强。3鱼不可脱于渊,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。译文译文1要
范志礼
《
道德经
》原文译文17
国学管理
第十六章1 致虚极,守静笃。万物并作,吾以观其复。2 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。3 归根曰静。4 静曰复命。5 复命曰常5,6 知常曰明。7 不知常,妄作,凶。8 知常
范志礼
《
道德经
》原文译文73
国学管理
第六十三章为无为(以自然无为为有为),事无事(以平安无事为大事),味无味(以恬淡无味为佳味)。大小多少(无论大事小事还是多得少得),抱怨以德(都要用以德抱怨的积极心
范志礼
《
道德经
》原文译文35
国学管理
第三十四章1大道泛兮,其可左右。2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,功成不名有。3爱养万物而不为主,可名于小;万物归焉而不为主,可名为大。4以其终译文1大道弥漫,无所不在,周流左
范志礼
《
道德经
》原文译文40
国学管理
第三十九章1昔之得,一者。2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宁,神得一以灵,谷得一以盈,万物得一以生,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。3其致之也,谓天无以清,将恐裂;地无以宁,将恐废;神无
范志礼
《
道德经
》原文译文50
国学管理
第四十五章1大成若缺,其用不弊。大盈若冲,其用不穷。2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3静胜躁,寒胜热。清静,译文1那完善至极的,看起来却好像欠缺的样子,然而永不败坏
范志礼
《
道德经
》原文译文59
国学管理
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(善于建立德性的人坚毅不拔),善抱者不脱(善于抱持大道的人永不松脱),子孙以祭祀不辍(这是子孙得以祭祀不绝的榜样)。修之身(用这样的榜样来修身)
范志礼
《
道德经
》原文译文81
国学管理
第七十一章1 知不知,上。不知知,病。2 夫唯病病,是以不病。3 圣人不病,以其病病,是以不病。译文1 知道自己无知,最好。无知却自以为知道,有病。2 只有把病当成
范志礼
《
道德经
》原文译文41
国学管理
第四十章1反者道之动7,弱者道之用。2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译文1相反,是道的运动所在。柔弱,是道的力量所在。2天下万物都生于实有,实有出自虚无。
范志礼
《
道德经
》原文译文53
国学管理
第四十八章1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。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。2无为而无不为。译文1追求知识会越来越膨胀自负,追求真道会越来越谦卑虚己。一直谦卑虚己下去,就可以达到无为的境
上一页
1
...
13
14
15
16
17
...
下一页
共 50 页
相关搜索:
道德经讲师授课见证
|
道德经培训师授课见证
|
道德经培训讲师授课见证
Copyright©2008-2025 版权所有
浙ICP备06026258号-1
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
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讲师网 www.jiangshi.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-省时省力省钱
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: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
梁俊景
律师 李小平律师